7月14日上午,在武汉市青山区钢花村街道南苑青少年空间,一场融合民族舞蹈鉴赏与非遗木雕观摩的艺术教育活动火热开启。此次活动面向暑期爱心托管班的儿童展开,以多样形式引导儿童感受艺术魅力。
志愿者德吉以蒙古族文化为切入点,为孩子们讲解了蒙古包、白月节、那达慕大会、马奶酒、手抓羊肉等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。在介绍完相关文化背景后,她还播放了一段蒙古族顶碗舞的视频,引得孩子们惊叹连连:“他们顶着碗跳舞,碗都不会掉下来吗?”
在老师的鼓励下,孩子们亲自上台体验“顶碗转圈”,一个个小心翼翼地将碗放在头顶,缓缓转圈,完成后既紧张又兴奋地松了一口气。这一亲身体验的过程,让他们对民族舞蹈中“形”与“意”的统一有了更深的认识。接下来,陈雨欣老师现场教授了蒙古族舞蹈的手势动作。在轻快的音乐声中,孩子们随着节拍律动,沉浸在少数民族艺术的律动之美中。
紧接着的是非遗木雕观摩课。武汉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“智绘芯途”团队成员张延龙翔、周芩梦带领孩子们走进省级非遗项目“武汉木雕”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张静的木雕工作室。张静老师依次介绍各类木雕工具如刻刀、锉刀、凿子等的使用方式,并讲述每一种木雕纹饰所蕴含的文化意义,还现场展示了雕刻技法与工具运用,让孩子们对一件木雕作品从设计、打坯、雕刻到打磨上色的全过程有了初步认知。
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的每一个动作,现场不时响起惊叹的声音:“这太神奇了!”课程临近尾声,孩子们簇拥在张静老师身边,争着索要签名,用童真的方式表达对非遗技艺的热爱与对老师的敬意。
在观赏到张静老师的作品后,周芩梦感慨道:“传统技艺的魅力不在于它多么复杂,而在于它背后所凝结的民族智慧和文化传承。”南苑青少年空间负责人张震表示,希望通过这样的艺术课程,能够在孩子们心中埋下文化自信的种子,让他们从小热爱传统、南宫ng28相信品牌力量亲近非遗、尊重工匠精神。
本文由:南宫28ng相信品牌提供